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1990年代新竹垃圾焚化爐

新竹南寮海邊,再日據時代本來有一處全台灣設備最好的海水浴場,可是在70年代新竹的南寮海邊成為垃圾掩埋場,垃圾的臭味使海水浴場沒落,但南寮漁港的興建使海潮的方向改變,突出的防波堤阻擋了頭前溪帶來的漂沙,造成漁港南邊的垃圾場海岸遭海水刮蝕,海水潮起潮落,搞的南寮海岸的沙灘上到處是垃圾,海水浴場正式死亡。新竹人喪失了在海邊游泳、戲水的機會。
隨著掩埋場的日漸飽和,新竹市政府又在原來掩埋場更南的地方興建了浸水垃圾掩埋場,並且積極規劃垃圾焚化爐。
長期受垃圾場困擾南寮居民起初是反對焚化爐的,他們認為垃圾場在南寮三十年就夠受了,因為除了垃圾的臭氣之外川劉不息的垃圾車也給他們的生活造成大困擾。但是市政府執意要在原來掩埋場舊址蓋焚化爐,又承諾焚化爐營運後將固定給南寮居民種種回饋,包括:溫水游泳池、運動場、社區公園、電費減免和回饋金,加上市政府宣揚焚化爐是『進步、無污染』的高科技,並且號稱新竹的焚化爐是由享譽國際的貝聿銘設計外觀,有些居民和議員就鬆口了,由於焚化爐案和香山案幾乎在同時期發生,而極力反對焚化爐的只有比較『激烈』的環保團體,加上新竹市政府也不像環保署的環評會可以講理,焚化爐就定案。開工當天,承包單位為了防止居民或環保團體有所抵制行動,出動了兩輛遊覽車的兄弟到現場,近百名留小平頭、穿黑西裝、戴墨鏡的年輕人,好像某黑社會老大的喪禮,使大家噤若寒蟬,焚化爐開工。
環保團體對新竹焚化爐的疑慮是:
  1. 因為飛航管制,新竹焚化爐的煙囪只有一般焚化爐的一半不到,其廢氣的排放標準不應只比照國家標準而應該較國家標準嚴格8倍以上,新竹焚化爐做得到嗎?例如戴奧辛的國家標準是0.1奈克,在新竹應該是0.01奈克才何標準,莫說新竹的焚化爐能否達成,新竹市環保局有能力檢驗嗎?
  2. 新竹焚化爐沒有飛灰及灰渣的掩埋場,未依規處理的高毒性飛灰和灰渣有造成二次公害之虞。這一點其實是全台灣焚化爐共有的問題。
  3. 新竹市的垃圾量一天僅350公噸,可是焚化爐卻為450公噸兩座,為了維持焚化爐運轉,到處找垃圾來燒,所以新竹市政府不認真作垃圾減量,而且還接受事業廢棄物進廠。新竹人願意成為其他縣、市的垃圾代處理業者嗎?而原本設計為處理加護垃圾的焚化爐,處理事業廢棄物是否會影響焚化爐的運作功能,造成燃燒不完全,產生更嚴重的污染?
這些疑問市政府一概不理,無論是蓋焚化爐的國民黨童勝男市長,或啟用焚化爐的民進黨蔡仁堅市長,到現在又回到國民黨的林政則市長主政,他們的垃圾政策竟然相同。新竹的海岸客雅溪以北是徹底淪陷了。
摘錄自:迢迢環保路 鍾淑姬撰文 2002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