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新竹科學園區的污染


摘錄自:迢迢環保路 鍾淑姬撰文 2002年6月
20年前新竹科學園區設立,這個傾注國家無數資源的高科技園區,的確為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小小635公頃的土地,300家廠商,創造了每年數千億的營業額,這隻『金雞母』真的要小心呵護、因為這是國家經濟命賣所繫,因此當九二一地震後各地輪流限電,科學園區優先供電。今年各地缺水,手都台北都要分區供水、限水,可是科學園區優先供水,甚至連消防用水都抽去給園區使用,就可以知道政府是如何『用心款待』科學園區了,可是高科技真的無污染嗎?


如果乍看園區整齊的廠房、扶疏的花木比起傳統烏煙瘴氣的加工區,科學園區真的好多了,可是當你看到一整條河的魚都死光光,翻著白肚的魚屍撲滿河面,綿延數公里,你就不會說無污染了吧!誰能相信如此高產值的新竹科學園區竟然沒有專屬的廢水排放管,像一家五星級飯店卻沒有自己的廁所一樣荒謬。科學園區的廢水是排放到新竹的客雅溪的,排放口以下到出海口至少還有近十公里,何兩岸有稻田有菜園,有許多農田是引客雅溪水灌溉的,20年來,廢水與日俱增,有沒有污染土壤?有沒有影響作物?沒有資料、從不調查,環保團體質疑得到的答案永遠是:合乎國家標準。大家不解的是:政府口口聲聲說這是高科技無污染可是為什麼合乎國家標準的廢水會那麼臭?前面提過,客雅溪河口是台灣牡蠣養殖的北限,而客雅溪口以南的香山溼地現在已經化為保護區,可是最近有報告指出:
新竹香山的牡蠣含銅量(62.0ppm)是環保署標準的兩倍。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韓柏檉表示:「新竹香山的牡蠣含有銅、鋅、鎘、汞,一顆牡蠣就像一顆大力丸,化學週期表上的一百多個元素都可能有,主管人民健康的衛生署,怎能說銅是人體所需,就沒有問題?污染的確是環保署的事,但衛生署一定要去評估污染物質對人民健康有何影響?該採取什麼策略?」
這只是廢水問題,還有空氣、土壤、噪音、廢棄物、廢溶劑、....。現在已知園區土壤曾檢出高含量的砷,空氣中曾檢驗出氟離子,還有丙酮、異丙醇 .....。園區附近的大崎村抽出的地下水如果不過濾,接觸會使人皮膚發癢。最近大崎村的居民有人必須戴口罩才能入睡。這些對人民健康是否有影響?沒人知道,只看見官員像義和團,一有媒體報導污染,就立刻在鏡頭前表演生吃各種農產品的秀,讓人氣結。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管理園區事務的科學園區管理局在組織上竟然連環保組都沒有(有企劃組、投資組、營建組、勞資組、建管組、工商組),環保業務是附屬在勞資組底下的,『難怪園區沒有環保問題嘛!』淨竹基金會的執行長高清波如是說。高清波原是園區的工程師,後來自己開一家軟體設計公司,對園區的情況非常了解,尤其是園區的廢水排放他大概是新竹是最清楚的人,他住在水源里,當年李長榮事件他就參與,是當年年輕一輩中的意見領袖,十幾年來對新竹的環境默默的作紀錄,累積資料,去年他協助科園里組織一個環境監測網,居民以聞臭的方式逐日紀錄空氣品質,他每兩個星期將匯集來的監測資料上網公佈,現在已經累積了七、八個月,對園區管理局產生不少壓力。
後記
走在這條環保路上,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許多值得敬佩的長輩、好朋友,最痛心的是看到昔日的同志成為環境殺手,拉拉雜雜說了這樣一大堆,可能沒幾個人想看,而且我因為電腦中毒,拖了一些時間,說不定連登的機會也沒有,趙彥寧一定後悔找我寫這些,請大家就當作是聽一個走在寂寞的環保路上的女子的心聲吧!其實還有更多的秘辛、故事,如果有興趣再來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